中山容川泰电子有限公司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正文

吕红军:世界经济与钢铁信息化

编辑:中山容川泰电子有限公司  时间:2018/12/04
8月22日,冶金工业信息中心。老旧的房子,还没来得及细细打量,三五步快行看见吕主任远远的迎接,挥手示意,碰面、径直拐进一个没有门牌号的房间,一张大桌占据了房间2/3的面积,估摸着这就是传说中的会议室。落座,三瓶矿泉水上桌,低头致谢。几句寒暄,切入正题……

冶金行业信息化历程

全国CIO/CTO俱乐部:您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下冶金行业信息化的一个发展历程吗?其主要工作有哪些?

吕主任:1976年,冶金工业部信息中心、国家计委信息中心创建,当时仅两家,可以说冶金行业是所有工业行业里信息化起步最早的一个行业。其后,因体制改革,工业部撤销,冶金工业部信息中心更名为“冶金工业信息中心”,划归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,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代管,属于全额拨款的事业性单位,其宗旨是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。

创建初期,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做统计(全国钢铁各种各样信息的统计,包括生产信息、技术经济指标、设备等等),当时是做日报、月报、年报;现在国家实行宏观管理,统计周期变成了旬报、月报、年报,但1976年建立的网络系统依然存在。当时,我们的业务比较简单,就是内部的计算机化,也叫管理信息系统,这个过程大概经历了三十多年。

十几年前,国家机构改革,撤销十大部委组建了行业协会,其中冶金工业部撤销后组建了中国钢铁协会。当前,有265家会员其中包括70多家大中型钢厂。冶金行业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非常巨大,这一方面在于国家支持力度非常大(如贴息贷款、科技项目支撑等),另一方面企业自筹的资金量也很大,因此每个大中型企业投入到信息化上面的资金基本都过亿,多的甚至达到5、6亿。

截止目前,咱们的钢厂会员单位80%以上都做了信息化建设,我们叫四级系统,即ERP系统。其后,很多企业也相应开发了客户关系系统、供应链系统,如宝钢、鞍钢、武钢、首钢,民营企业沙钢、济钢等信息化都做的非常好,都是可以进世界五百强的企业。

全国CIO/CTO俱乐部:这些信息化做得比较好的大型钢厂,主要采取什么方式来完成这样一个过程的呢?

吕主任:一般来说,他们主要采取两种方法:一种是通用的、共性的业务,如财务管理、人事、资源、设备等,采取套件式(即系统集成商)的方法,直接选用现成的套件拿来即用,不但节省时间而且质量有保证;

另一种,在钢铁产销环节,各个钢厂比较核心的诀窍都在此,生产不同品牌不同质量不同规格的钢,这套技术里面都有不同的冶金规范,冶金规范对每个企业来说都是机密,花钱是买不来的,故贴近产销这块的信息化建设必须由企业自己完成。怎么做呢?举个例子,像鞍钢系统,就是我们请美国朋友到中国来,与鞍钢技术力量联合起来,以合作的形式开发产销一体化信息系统。

全国CIO/CTO俱乐部:中小钢厂怎么办?

吕主任:中小企业,就比较简单,咱们可以直接买来用,也可以找大企业的信息部门帮其建构起来。比如找武钢的自动化公司帮其建立一个系统、或者找我们帮他建系统,我们也曾帮助武钢、鞍钢做过三级系统的系统集成。

信息中心把控产业经济走向

全国CIO/CTO俱乐部:在网络的查阅中,您曾说信息中心有四项工作:统计、行业数据集散整合、咨询服务、系统集成。不知道目前是否有变化?

吕主任:对,这个确实是我们的支柱工作,现在还是这四大块。大家都是靠这个吃饭的,虽然我们也曾试图想做些别的,但我始终认为“我们应该做我们最擅长的工作”,立足于钢铁行业,圈外的事情我们一概不做。

像咨询这块,是我们一直比较重视的,前些年中国经济好的时候,谁都想到中国来赚钱,觉得中国遍地是金,所以来做咨询国外企业特别多,我们曾做过十多份中国的市场报告,一些外国企业由此进驻中国,包括与中国钢铁企业合资建立一些特殊材料的加工、生产线等。

其次,我们还有不少高级经济分析师,可以为行业提供咨询报告,比如定期在专业杂志上发表一些比较权威的报告、数据分析等等。

此外,在数据统计这块,也是我们的强项。因为像钢铁行业所有的数据都集中在这里,所有数据都是第一手资料统计,所以我们想站在行业的高度,建立钢铁数据集散地,提供给各个职能部门,同时也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多做些附加价值的东西。

全国CIO/CTO俱乐部:作为行业信息中心,要站在行业高度把控产业经济走向。在利用信息化的过程中,您刚刚也提到了很多具体的业务。那么,这其中是否也会遇到什么难题?

吕主任:信息中心是一个事业单位,它所做的工作不是强行的管理工作,而是一个服务性,咨询性、扶持性、促进性的工作。钢铁行业是市场竞争机制最激烈的行业,过去冶金部在的时候,发个文就可以让企业去执行;如今,企业上不上系统,上什么样的系统是企业自己说了算,我们只负责引导、建议、咨询和推进。

换句话说,我们的人也经常需要培训、需要始终站在信息化的前沿。在观念上,我们需要扭转思想,要有市场化的意识,在为国家做好统计义务工作的同时,为企业在咨询、项目管理上服好务。

钢铁信息化与世界经济

全国CIO/CTO俱乐部:如今世界经济不景气,中国经济增速减缓,我们一直倡导的两化融合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?信息化对企业降低成本到底有没有帮助?

吕主任:从两化融合到如今的深度两化融合,靠低人工成本的时代已经过去,工业现代化如果不能达到一定层次的话,经济是很难更上一个台阶的。那么,所谓深度两化融合,主要就是节能减排、降低成本,促进钢铁工业转型升级,这是一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问题,没有信息化是很难进一步降本增效。

坦白的讲,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,生产标准已经很规范了,那么怎么能在非常规范的环境下再节约成本,这就需要用到一些更优化的技术,比方说国际通行的“精细化管理”,从日本到美国大家都在做这个事情,其关键点在于数据,只有将企业所有数据掌握的非常清楚,你才能做到精细化管理,可以说所有的精细化管理都是从数据起步的,离开数据,精细化管理是很空的。这也是信息化往深层次做的一个方向。

比如说像钢铁行业,从炼钢到出成品过程中需要很多很多步骤,每个步骤之间的衔接都需要有一个非常量化的东西去考量,怎么量化,靠数据。好比一块钢,出炉放置三分钟还是五分钟好,如果温度达不到一定的高度,再进轧机的时候又需要加温、耗能。

此外,降低成本还需要降低物流成本。因为钢铁的物流成本非常大,从矿石开采、运输、钢板成材、发货,整个的物流环节,会有很多的问题存在。因此,供应链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,精确控制每一个环节的运行,以效率求效益。目前,信息中心也正在与商务部合作,希望可以为企业多提供一些渠道、降低成本,增加企业竞争力。

全国CIO/CTO俱乐部: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投入的过程,是否在当下会受经济因素的影响?

吕主任:世界经济疲软,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而言反而是一个契机,如果我们能借此低迷期把设备、能源管理、供应链管理、客户关系管理全都建设好,等经济稍微复苏了,企业就会有非常强的竞争力。

举个例子,过去我们钢铁排产都是靠人工,每个钢厂排产员非常多,优化程度不高;如今,国际上已经有了自动排产软件,非常优化,又节省设备又节省人员,信息中心就把这项技术引荐给企业,鞍钢、武钢有所感触,都开始规划这套系统,这也是为企业精细化管理做的一个准备。如此这般,等这些系统建设好了,企业竞争力就很强了,以后再发展就和别的企业就不一样了。

不过,一些民营小企业对信息化还不是太重视,他们雇的人大多是农民,效益不好就停产,农民回家种地去,等再回来的时候,别人都比你高一截了,用原来的方法生产的钢材质量部达标,产品没人要,再谈发展还是很难的。

信息化后发优势与钢铁云规划

全国CIO/CTO俱乐部:西方国家先有工业化后有信息化,而我国信息化出现在工业化中期,针对这种现状,信息化的后发优势如何体现?最直接的收益有哪些?

吕主任:后发优势很明显,一个可以节省时间,一个可以采用非常好的系统拿来就用,这让我们的信息化少走很多的弯路,否则全靠自己摸索建设信息化,很费时间。讲到这里,美国其实是个很好的例子,美国如今的设备及其老旧,包括钢厂,四几年的设备随处可见,像美钢联这种信息化做的非常好的企业,设备老化也是一大问题。

举个例子,在热轧工艺的前端有七台精轧机,都有很粗的轧辊去轧钢,轧辊使用一段时间后就需要更换,那么在换的过程中,都得用天车把轧辊吊下来更换。某年我带国内钢厂老板去美钢联参观,一厂长非常得意对老外说,我们是世界上最快的,12分钟全部搞定。老外说,我只花7分钟。眼见为实,经最后现场的掐表计算,当3个美国人懒懒洋洋的走过去后,6分半轧辊全部更换完毕。

这,就是管理和优化的技术,完全的软件控制,效果非常好。实际上,我们的硬件比老外强很多,但轧钢的质量就是比不上别人,差就差在控制,而所谓控制就是信息化。

全国CIO/CTO俱乐部:现今,信息化已初见眉目,那么钢铁企业对信息化的依赖度到底有多大?

吕主任:就国内来说,这得看一把手对信息化的认知度。很多企业一把手不懂信息化,不了解其附加价值在哪里,所以我们常常说信息化是要靠推进的。钢铁协会,信息中心每年都会组织企业老板出国考察,看看人家的生产、信息化建设,看见了成效印象就深了,观念也会逐渐改变。

另外,如今一些新上任的老总,知识结构与以前大不同,大家在学校里学了一些信息化的基本框架,有了一些概念,稍加分析他就明白,信息化确实离不了。

直白的说,像现在一些大企业,如果真把运行的信息化系统给停了,他真就轧不了钢了;如果离了产销系统,企业就真的玩不转了。比如上面提到的自动排产系统,完全靠计算机自动控制,人只是临时干预下就可以了。那么,如果系统宕机,排产排不了,订单来了也无法生产。所以说,钢铁企业对信息化的依存度是非常非常高的。

全国CIO/CTO俱乐部:信息化建设没有止境,像我们钢铁行业未来会有怎样的一个规划?对于业界热议的云计算,您怎么看?

吕主任:信息技术本身更新程度非常快,每年的维护成本也非常高,设备折旧五六年就没了,故想从这一块降低成本最好的途径就是云计算。现在国际上云计算发展很快,所以我们现在一方面鼓励大型企业自己建云,另一方面也在积极筹备做公共的服务平台,让中小企业来直接使用。

我认为,云计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从美国目前的云应用情况来看,我国的云计算普及应用过程也不会特别漫长,尤其是当你看到成本大量节约,而他自己还在雇大量IT人员及不断的更新设备的时候。